X-ray螢光-XRF 錸金假黃金風險防範 | Vanta GX 驗金儀助攻快速精準辨識
【錸金假黃金風險防範】Vanta GX 驗金儀助攻快速精準辨識
在貴金屬市場價格高漲的背景下,黃金交易與回收需求強勁,但也引發假黃金手法層出不窮的新隱憂。繼「金包鎢」事件後,近期市場上開始出現利用錸金(Re)摻雜製作的假黃金,因其密度與黃金極為接近,傳統水秤比重法僅能粗略推估密度,無法有效辨識錸金、鎢金等密度接近黃金的異金屬混摻情形。這對珠寶商、回收業者及黃金交易市場造成重大風險,如圖一所示。因此,如何精準識別錸金假黃金,已成為業界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。Olympus推出的Vanta GX X射線螢光驗金儀(XRF驗金儀),正是針對此需求而設計的關鍵利器。
▲圖一 黃金(Au)、鎢金(W)、錸金(Re)元素物理性質參考表
錸金假黃金現象解析:錸(Re)是一種稀有高密度金屬,密度達21.02 g/cm³,與黃金的19.32 g/cm³相近。由於錸的價格遠低於黃金,部分不肖業者將錸或含錸合金添加進黃金飾品或金塊中,企圖提高重量、降低成本,卻仍以高價黃金名義販售。這類假黃金因重量、色澤、導電性等基本物理性質與純黃金極為相似。傳統驗金方法,如磁性測試、水秤測試與比重秤量,往往無法有效辨識,極易造成業者高價收購後的重大損失。與金包鎢不同的是,錸金假黃金通常是在合金中均勻摻雜,外觀無明顯夾層,辨識難度更高,風險更隱蔽,但實際上可透過X-Ray驗金儀的波峰分析清楚辨識。XRF驗金分析儀可藉由不同元素特有的特徵能譜波峰,不論是99.99%純金條塊,或是摻雜約20%錸的黃金樣品,其X射線能譜波峰差異,如圖二所示,可清楚分辨。
▲圖二 純黃金條塊與添加錸金在X-Ray驗金儀器之圖譜波峰
Olympus Vanta GX驗金儀的技術優勢:面對錸金假黃金的挑戰,專為檢驗貴金屬成分的Vanta GX驗金儀能夠提供快速、無損、精確的元素成分辨識,可在數秒內辨識樣品中達近30種元素含量如圖三所示,包括常見的金Au、銀Ag、鉑Pt、鈀Pd、錸Re等,這也使得在判定假金時,能更精確辨識出組成元素種類及其中非黃金元素的含量。
▲圖三 Vanta GX驗金儀分析之元素種類列表
導入Vanta GX驗金儀,可有效攔截摻錸Re、摻鎢W或其他異金屬混充的假黃金如圖四所示,降低交易風險,守護業者營運安全與品牌信譽。透過Vanta GX驗金儀分析假黃金摻錸Re之實際元素圖譜分析可得知,金與錸的波峰清楚分辨,確實能精確分析錸金的成分比例。
▲圖四 Vanta GX驗金儀分析假黃金摻錸Re之實際元素圖譜分析
此外,透過如圖五所示可以進一步了解,錸(Re)元素的Lα分析線能量位置約在8.6552 keV。當摻雜濃度由3.5%提高至20.47%,其X射線能譜波峰變化可清晰辨識。因此,Vanta GX不僅是日常驗金利器,更是防範錸金假黃金風險的重要保障。
▲圖五 Vanta GX驗金儀分析不同濃度假黃金摻錸Re之實際元素圖譜分析
錸金假黃金的防範建議:
- 提升檢驗標準:將XRF元素分析納入標準驗收程序,不僅檢測純度(K金數),亦需分析是否摻雜錸(Re)、鎢(W)等異常元素,這也是市場選擇元素分析範圍更廣的驗金儀器的主要原因,目前Olympus Vanta GX提供近30種的分析元素。
▲圖六 Vanta GX驗金儀可檢測近三十種元素,如常見的假金元素鎢W、錸Re、銅Cu等
- 教育第一線人員:針對門市、回收據點人員進行假黃金識別與XRF檢測操作培訓,提升第一線判別能力。像是添加錸或鎢元素於黃金中的條塊,通常表面會較為粗糙,並可能出現微細孔隙以及有黑點的產生。畢竟絕對無法透過單一設備即能鑑定真偽,需結合XRF元素分析儀、水中比重測試儀及超音波等多種設備交叉驗證。
- 建立交易風險控管機制:對高價物品、來源不明或有疑慮的黃金製品,務必需要檢測樣品的斷面,像是透過剪開樣品顯露出斷面,甚至全面重新熔掉再進行XRF元素分析驗證,降低有異物或是雜質參雜其中的重大損失風險。
- 加強消費者教育與宣導:在回收、販售流程中向消費者說明檢測程序與重要性,提升透明度與客戶信任。
結語:錸金假黃金問題正悄然成為市場潛在風險。面對越來越精密的偽造手法,唯有依靠像Vanta GX 驗金儀這樣的高精度科技工具,結合完善的交易流程控管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立足,保障資金安全與企業信譽。現在正是導入專業驗金設備、全面升級貴金屬檢測流程的最佳時機,歡迎聯繫我們,安排現場示範或樣品測試,親身體驗Vanta GX驗金儀的專業驗金效能!
若有任何技術問題或產品需求,歡迎與我們聯絡!
☎️ +886-2-8990-1779
其他相關訊息
-
14.Jul.2025
質譜儀-Mass AI人工智慧如何解密高分子裂解產物結構
-
19.Jun.2025
X-ray螢光-XRF Hitachi XRF高效分析沸石成分,掌握Si/Al比與Na含量關鍵